“我去华夏是为了和老朋友肖恩一起搞科研,绝不会做这种事!”
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不屑。
“史蒂夫教授,您误会了。”
“我们绝无此意,如今科研发展日新月异,闭门造车没有出路。”
“华夏在隐身材料研究上有独特优势,我们希望能互通有无。”
“您在两国科研界都有一定人脉,是最合适的人选。”
威尔斯连忙摆了摆手,语气诚恳。
“您想想,如果未来双方在这个领域有合作的可能,没有一个熟悉两边情况的人从中协调,怎么能行?”
“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特务,而是一个真正能促进交流的中间人。”
“你过去可以分享我们已知的成果,也能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,这对整个科研界都是好事。”
弗利萨也补充道。
“有您在中间,未来两边合作起来会顺畅得多。”
“您也不想看到因为缺乏沟通,导致研究重复,资源浪费吧?”
威尔斯耐心解释。
史蒂夫沉默了。
他心里清楚,科研无国界。
如果真能促进双方合作,确实是件好事。
但他也明白,这里面的水太深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麻烦。
他此行的目的再简单不过,投奔老友肖恩。
然后在华夏继续纯粹的科研工作。
而不是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。
待办公室的门重重关上。
弗利萨立刻将百叶窗全部拉下。
会议室陷入一片昏暗。
“你说史蒂夫真能按计划行事?这人油盐不进,未必肯配合。”
威尔斯从保险柜中取出那份标注着最高机密的文件。
“他愿不愿意不重要。”
“华夏情报部门已经盯上了51区这份文件,史蒂夫作为接触过核心任务的科研人员,天生就是最好的诱饵。”
“只要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,就会误以为我们的战略重心在材料研究,而忽略真正关键的生命科学板块。”
弗利萨冷笑一声。
“用公开领域的烟雾弹掩盖核心机密,但万一华夏识破了怎么办?”
威尔斯若有所思地点头。
“所以才要选史蒂夫。”
“他在国际学界的名声够清白,又和华夏科研圈有私人交情。”
弗利萨坚定道。